首页

高跟女王调教足奴

时间:2025-05-25 02:31:07 作者:美国圣迭戈小型飞机坠毁 至少2死8伤 浏览量:66545

  中新网湖州10月3日电(胡丰盛 徐晟昱)秋风吹过,或浓或淡的秋色,像调色板一样点点面面地铺开,浙江正式进入丰收季。国庆期间,浙江省德清县康乾街道新琪村里迎来一群“外来客”,一群来自浙江工业大学的“洋学生”用“沉浸式”的方式体验了乡村的农耕文化。

  湖边,一筐筐芋艿、柿子、毛豆、番薯放置在桌上,一旁用红砖垒起的土灶上升起袅袅炊烟,不一会儿就冒出了丝丝甜香。来自摩洛哥的AI EMRAN(中文名:埃姆兰)在土灶边,体验了一把烧柴火的乐趣,还和其他“洋学生”一起剥了毛豆,准备亲身体验制作德清的烘豆。

  “我读的专业是农学,刚才我在煮番薯的时候还用火堆烤了番薯,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项目。”AI EMRAN说,这种烹饪方式和他的国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洋学生”展示自己摘的柿子。康乾街道供图

  据了解,新琪村拥有典型的湿地风貌,近年来一直在深入挖掘、提炼、整合文化内核和旅游资源,通过“自然+文化”的创新融合,致力于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体验。摘柿子也是此次研学活动的主题之一,伴随着秋风,一颗颗饱满圆润的柿子已经挂满枝头。在当地农户的带领下,AI EMRAN一行人来到柿子树下,准备用网兜摘柿子。

  擎着长竹竿,来自俄罗斯的Ekaterina用网兜摘下了当天最大的一个柿子,这是她第一次看到柿子树。“我很喜欢这个活动,虽然竹竿很重,但是我和另一名女生一起摘下了柿子。这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交流机会,让我们了解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共性,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亲身体验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Ekaterina说。“我也会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让更多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洋学生”和德清农户一起剥毛豆。康乾街道供图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此次一系列的传统农事活动,不仅让外籍学生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也让他们对中国乡村的生态环境、农业技术、传统农耕文化等方面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2023年以来,当地依托浙江工业大学资源优势,深化校地合作,创新打造“洋哥来了”国际交流品牌,开辟对外文化交流新路径,先后组织开展传统农耕文化、特色非遗等体验活动。“我们将会吸纳更多‘洋学生’成为‘洋主播’,以‘洋主播’亲历的形式讲述浙江的美丽故事。”康乾街道相关负责人说。(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讲究不将就,让他们实现跨越百年的品质共鸣

在此次任务中,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以下简称:西安分院)为中国空间站研制的升级版中继终端、天线网络和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以及为天链中继卫星研制的全部有效载荷为三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保驾护航。

景区“人旺财不旺”并非消费降级

早在2012年5月,张新文就开始从事粽子产业。粽子高温灭菌技术被攻克后,青塘粽子开启了产业化发展之路,新的经营体系逐步构建起来:村民在粽子厂打工包粽子,月收入可达上万元;攒点钱就可以自己购买真空包装机、进原料开家庭工厂;再挣了钱可以买灭菌罐承揽高温灭菌业务;再干大了就可以建厂房了。随之而来的龙头企业、区域品牌、产业生态让青塘粽子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扎实。

“e法e同行 护航新征程”短视频征集活动作品展播:漫游古文化街,感受“龙龙”年味

接下来,“成渝共兴基金”将筛选优质项目,发挥基金的产业孵化与投资作用,协同构建大交通产业链、资金链,以资本赋能成渝两地大交通产业协同和一体化发展。(完)

(八闽千姿)一出木偶戏 再续中法缘

11岁的德国斯图加特汉语学校学生赵子逸每年假期都会回到中国,在家里也和父母用汉语交流。他说,“虽然我们生活在国外,但不能忘记母语,不能忘记祖(籍)国,中国给我的印象是发展很迅速,长大后我希望回到中国。”

乌鲁木齐:戏曲爱好者角逐中老年艺术节决赛

随着时间的推移,讲述汉字故事的方式也在变化。“汉字叔叔”指出,如今用视频讲故事更受大众欢迎。于是,年逾古稀的他开始制作视频,让全世界都能了解汉字的神奇故事。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